小说阅读网 > 仙侠修真 > 指南录 > 关于火枪

关于火枪

上一页指南录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小说阅读网在线收听!
明朝前期,经历了约2个世纪。元朝明的火铳,是中国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第一代,这已经是用火药射石弹或铅弹、铁弹,在较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武器。火铳的明,开始了火器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。到明初,火铳除了已形成可以看作是枪、炮雏形的手持铳和大碗口铳两大类以外,还开始展了大口径的铜炮、铁炮,把火炮制造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。这一时期火铳的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,特别是专用火器部队的组建,使作战方式开始生变化。冷兵器虽然在军队装备的武器中仍占大多数,但火器的巨大作用,已使它成为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开始于何年,目前尚缺乏文献记载。但在南宋后期,由于火药性能已有很大提高,已能以火药为能源用大竹筒射弹丸,并掌握了铜铁管铸造技术,使元朝具备制造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技术基础。元朝于至元十六年(1279)集中各地工匠于大都(今北京),利用南宋原有的冶金、火药和兵器制造业的基础,研制新兵器。二十年,又将军器监改为武备监,统一掌管兵器制造。中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,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(1332)的制品。火铳采用青铜铸管,能耐较大膛压,可以装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,因而大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。火铳使用寿命长,能反复装填射,因此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。据文献记载,到元末,火铳已被元军和农民起义军广泛使用。《元史·达礼麻识理传》就有至正二十四年(1364)元军使用成批火铳作战的记载。

元末战争时期,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,据《明史》记载,元朝至正二十

七年(1367年),张士诚被明军围困在平江城(今江苏苏州),大将徐达“领四十八卫

将士围城,每一卫置襄阳炮架五座,七梢炮架五十余座,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,四

十八营寨列于城之周遭,张士诚欲遁不得飞渡,铣炮之声昼夜不绝……”。由此看

来,当时的战斗景象是何等的壮观,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亦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。金

属火器的出现,开创了古代武器的先河,它以使用寿命长,射威力大,运用范围

广等多种优点,成为以后历代的重要兵器,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。

到了明朝,由于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达,兵器也有很大的展。其主要冷兵

器有长柄刀、枪、短柄长刀、腰刀及各种杂式兵器如镋钯、马叉、狼筅等等。除了

继承传统的兵器品种外,火器的展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,明末的兵书如《兵录》、

《神器谱》、《武备志》、《西法神机》、《火攻挚要》、《筹海图编》、《军器

图说》、《火龙神器阵法》等更是详细地记录了明军装备火器的制法、图谱以及火

器部队的编制和战法。

明朝建立(1368)后,除大量生产铜火铳外,还开始铸造铁炮。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的明洪武十年(1377)造的3门大铁炮(明初时较大型的铳已开始被称为炮),其口径、身长和重量都大大过元代的火铳,身管也成直筒形,代表了明初火炮制造的较高水平。明成祖朱棣取得政权后,进一步增加了造铳的数量和品种,并提高了质量,改进了结构,使之更利于实战。据史书记载,明军已大量装备火铳。洪武十三年(138o)规定,在各地的卫所驻军中,按编制总数的1o%装备火铳。二十六年,规定水军每艘海运船装备碗口铳4门,火枪2o支,火攻箭和神机箭各2o支。永乐年间,创建专习枪炮的神机营,成为中国最早专用火器的新兵种。明代的城关和要隘,也逐步配备了火铳。洪武二十年(1387)在云南的金齿、楚雄、品甸和澜沧江中道,安置火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指南录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