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阅读网 > 都市小说 > 东晋小军将 > 第四十三章 明抢暗夺

第四十三章 明抢暗夺

上一页东晋小军将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小说阅读网在线收听!
怕你一时冲动,出言不逊得罪了会稽王。现在的局势,还没遭到那个程度!”

刘牢之听了,这才脸色好看些。

“翁先生也是满腹经纶的人,在建康多年,没有门路出仕,只能给人家抄书为生,怎么还没有对现有的朝局失望吗?”

翁龢脸色一僵。他在底层多年,年近四十才得以在这芜湖县为幕僚,要说对朝廷没有怨气,怎么可能?只是世道如此,朝廷的制度便是这样,士族子弟把持着朝廷的清贵职位,年纪轻轻便能身居高位。似刘家、何家这些次等士族,起步也能为州郡佐官,只要有些才学,便能慢慢升迁。唯有他们这些寒庶子弟,没有门路出仕,便是有才学也只能挣扎在底层。若不是刘牢之去建康招人,自己这群人现在还在给人家抄书呢!

“世情如此,便是不满意又能怎么样?”翁龢无力地道。

“这些世家子弟,已经腐朽不堪了。为了些许钱财,便甘愿屈尊小县。”刘牢之也不愿意现在就在部下面前失态,便对刘和之道,“二哥也莫着急,实在顶不住便离开芜湖,我倒要看看,谁这么大能耐,敢到我碗里抢饭吃!”

刘和之忙道:“阿全切莫冲动!”

刘牢之摆了摆手:“放心,我不会硬来的,便是想要动手,也不会杀伤人命!”

刘和之听了,才稍稍安心,这时他不禁暗暗后悔把这些事告诉他了。自己这位从弟,从小习武不辍,精于军伍,这几年他走得太顺了,少遇挫折,独断专行惯了的,以至于遇事不会拐弯。刚极易折,这么下去是会出问题的,当下刘和之也不再劝解,只跟刘牢之说些芜湖的趣事。

刘牢之歇息了一会儿,心里渐渐平静下来,对翁龢道:“这些年刘家的产业不断的做大,各位管事的见每日里有大量钱财进账,不免会起些心思。我的意思,是从你们这些人里招募一些会做账的,成立一个审计部门,让各位管事能有所警醒。有那不像话的,干脆剔除一批!”

翁龢点了点头,这些事他也有所耳闻。只不过刘牢之不提,也没有人会愿意去得罪那么多人。

“这个不难,我们这些人里面会算账的不少。就怕帐目太多,他们算不好!”

刘牢之却道:“我这边自有查账的办法,只要是略懂账目的人,便能很快掌握,等学得会了,再审不迟!”

刘和之却道:“没有不偷腥的猫,御下太严,会让人觉得刻薄,坏了家里的名声!”

刘牢之不解地道:“二哥这是说得哪里话?凡事皆有规矩!我们刘家对家里的管事是有分红的,你且出去打听打听,哪家的管事拿的钱比我刘家多!这样还不能满足,那就有些贪得无厌了!一天到晚想着黑我钱的人,我也不指望他能为我好好办事!”

这个时候社会风气非常不好,官场上下都有一种奢靡之风,贪污成风,有想要严查反而会被人说成刻薄,这也是刘和之有顾虑的原因。为什么会有人打芜湖县令的主意,就是因为这里有钱,可以供自己挥霍。

翁龢点了点头。作为社会底层出来的人,对于贪污腐化有一种天然的仇恨,特别是自己连贪污的机会都没有。

“郎君说的是,一味的纵容那不是办法,对待下人,得恩威并施才行。”

刘牢之点了点头:“二哥,若是芜湖实在呆不得,那就求做宣城郡太守,那里离得也近。”

刘和之失笑道:“我现在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,任期尚不满,哪里敢奢望作一郡太守?能有个州从事也就不错了!”

刘牢之撇嘴道:“二哥忒容易满足,这县令又不是你想不做的,这么个肥差,朝廷难道不需要作出补偿吗?”

翁龢点了点头,也道:“郎君说的是,朝廷里没有硬来,说明也是有所顾忌的,对我们作出补偿也是应当的。若是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东晋小军将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