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核心经济支柱。>
而本地政府有了钱,才有了发展和规划......这个时代并没有过于繁荣的虚拟经济,各地都在老老实实的做工业做产业,而由于地税的比例远高于国税,地方官员在本地就是第一权威的现实,依靠转移支付和协调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太不现实。>
大部分情况下,依旧是“你在这里赚的钱,就必须在本地花”、“外地的企业你要在这里赚钱?行,建个分部,税在这里走。”>
虽然东国上面现在在推行税制改革,算算时间两个世界的税制改革也差不多在一个时间点.....但由于本世界交通基础设施、各州往来困难等现实问题存在,路平安估计至少十年内是别想改过来了。>
他其实一直有关注,但并没有关注开发区的企业,他关注的始终整体大势和发展趋向。>
在他看来,虽然长期看来各州、各市的联络是更紧密了,东国整体权威也在不断强化,但短期内,由于太多的项目、机遇出现,反而内部竞争变得更加激烈。>
“那你找我做啥?我面子可没有那么有用.....”>
路平安摇了摇头,他也很熟悉王熙儿,知道她特别的“现实”。>
她不会纠结自己挂空名,而如果让其专门在这里堵自己,显然是有事要做。>
“民用这一块,我们短期内很难突破,只有等长平州内部商业贸易总协定签订(州级贸易协议)才有机会,那恐怕最快也要两三年,到时候我们估计已经破产.....”>
“呵,不至于吧,你们不是赚的超多吗?”>
“消耗也多,新技术的开发,工人的招募训练等等。”>
“我怎么听说,是你们弄了太多的异族营地。”>
路平安这话,稍微有点不礼貌了。>
“.....我们总不能让其赶出去吧。”>
叹了口气,王熙儿也是难受,她夹在两头左右受气。>
自己这边算是发展的不错的,于是,就更多族人甚至外族过来投奔,而有的人她拒绝不了,有的人就是拒绝了,对方也不会离开,而是“蹭本地的社会福利”,成为了危险的无业游民。>
即使为了开发区的社会稳定,她也必须拿出资金建立“难民营”、“代工工坊”来消除隐患,但结果这些“德政”引来了更多的外来者。>
她其实也麻了,越发理解那些老官僚们为何啥都不想做,还真是做的越多,引来的新麻烦越多。>
简单的交流之后,古城....至少开发区的现实摆在了路平安的面前。>
开发区发展的很快,但也等于火烧屁股的倒霉蛋,停下就约等于宣告完蛋。>
所以王熙儿这个名义上的行政主管,却必须花大气力为企业带货为企业寻找出路.....真要停下来,出来一波下岗潮,整个开发区都会完蛋,连锁的就是古城一起完蛋。>
“......这,还真是。”>
路平安放下简报和简表,这些内部数据看起来,简直就像是滴滴作响的定时炸弹。>
开发区必须开拓出新的产业项目,即使失败了,也要把现有的项目做大,让商品有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。>
他也猜到了,王熙儿到底所求何事了。>
“.....你们消息,还真是灵通。”>
“你打赢的第二天,古城高层都全部知道了。毕竟你是规则种子,很多人担心你折到那里了。”>
路平安摸了摸下巴,他差不多知道为何王熙儿会亲自过来了。>
“教会?”<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