伸展了一下身体,闭上了眼,静静享受。>
……>
李家。>
一处幽静的宅院。>
一袭暗金色的绸缎长袍,气质深沉如渊的李文博站在桌前,手中大笔在纸上跳动。>
“……呼!”笔端深深按下。>
洁白如雪的大纸上,两个铁画银钩的大字跃然而上:——民心!>
李文博如漆如墨的眉毛拧在一起,额头上已经凝结成了一个‘川’字,叹道:“李家看似树大根深,盘踞青州,可实际上已是危机四伏。”>
“……咚、咚、咚。”这时,门外响起仆人的声音。“老爷,二少爷求见。”>
听到门外的声音,李文博眉头舒展,放下手中的笔,瞥了眼桌上的‘民心’二字后,顺手拿起一旁的茶盏,坐了下来,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>
“……父亲。”李一凡从门外走了进来。>
“这个时辰你向来是不会来找我的,说吧,出什么事了?”李文博喝了一口茶,看了一眼李一凡。>
“关于李烽火的。”李一凡走近,当看到桌上写着的‘民心’二字后,心底微微一怔。>
听到李一凡竟然是为了李烽火的事而来,李文博喝茶的动作一顿,然后又继续。>
李一凡微吸一口气,道:“今日孩儿……”李一凡把今天在别院跟李烽火的对话说了一遍。>
“……”>
李文博的书房。>
听完李一凡的讲述,李文博手里端着茶,口中不断重复着一句话:“君为舟民为水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……”>
“好!”片刻后,李文博沉喝一声。>
然后,再看向自己写下的‘民心’两个朴实无华的大字,竟生出一种自己很没文化的感觉。>
微吸口气,李文博随意将茶盏放在‘民心’二字之上,看向李一凡道:“你怎么看?”>
“或许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他。”说实话,李一凡被李烽火今天那不断冒出的金句给折服了。>
一些道理他们都明白,可明白是一回事,能总结成朗朗上口,且寓意深刻的名言就难了。>
这需要的是不菲的文采和学识!>
“与冉冉成亲之前,他确实一心向道,而且自幼熟读道藏,聪慧异常。”说着,李文博语气一顿,看了眼李一凡,道:“你必然早就知道了。”>
李一凡也不否认,点点头,道:“事关小妹,任何事我都会亲自过问一遍。”说着,语气一顿,道:“我没明白的是他为什么对我说这些。”>
李文博闻言没有说话,而是起身拿起了笔。李一凡见状,赶忙上前将茶水和写旧的纸挪开。>
只见李文博笔走龙蛇,不一会,八个银钩铁画的大字便跃然纸上:>
——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!>
“……呼。”看着自己的杰作,李文博轻呼一口气,道:“我用白马观众人的性命警告过他,他跟你说这些,其实是在向李家示好。”>
“只是,他这示好的方式,却是出其不意,我原以为他会改过自新,用加倍对冉冉好的方式来向我示好,从而免白马观众人一难。”>
“只是没想到,他示好的方式,竟然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李家如今的弊端。”>
“最为难得的是,他足不出户,却能看出如今天下大势,更能看出李家敌人的伎俩……”>
示好?李一凡眼底闪过一抹恍然。>
“如此说来,他倒也不完全是个品行不端的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